德瑞姆Logo

0
在招课程

0
校区数量

 

咨询电话:

病态的家庭结构逐渐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

 

病态的家庭结构逐渐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发生的早,在出生前就已经产生,并且会陪伴我们终生。

在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妇女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中我们都会提到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都非常好,非常健康。

一个人和家庭的联系,不仅仅有生物学上的基因遗传,还有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组织、心理潜能、人际关系等都带着家庭的烙印。

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第一重要的,可以称之为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所以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常常和家庭有关系

有时候,被我们认定为病人的那个人可能是个小孩,但是家庭治疗师并没有对小孩做什么,而是让家长做出改变,孩子的症状就会改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治疗在发展早期,被用来治疗精神科的障碍。如今在发达国家,家庭治疗是青少年儿童精神科重要的心理干预方法。从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到儿童品行障碍、情绪障碍,都在大量使用家庭治疗。

婚姻偏斜

举个例子来讲,在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者就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有一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模式比较有特点。

比如,家庭中父母亲角色颠倒,母亲很厉害,父亲却很懦弱、被动、逃避、没有担当、不负责任。也就是说父母亲的角色和大多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里的模式不太一样,分工不均衡,甚至角色颠倒,这个叫婚姻偏斜

婚姻分裂

还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模式叫做婚姻分裂,是指父母之间发生争斗、吵架甚至打架,互相争夺孩子对自己的孝顺、忠诚,常常在孩子面前暴露他们的分歧矛盾。

常见的就是这样的场景:闹矛盾的夫妻质问孩子:“你想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这样的处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惨烈,是具有摧毁性作用的,因为他们让孩子的忠诚和孝心发生了冲突。

婚姻偏斜也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不是以这样激烈的形式出现,子女很自然地被控制在夫妻中强势一方的手上,制造出孩子内心冲突

我的德国老师提出一个理论,叫派遣理论。父母亲养育孩子就好比培养战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兵的时候就是派遣。孩子长大以后离开家执行任务、完成使命,去延续生物学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社会理想,这里面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偏差的情况:

▌一种是过分要求,超过了孩子的禀赋、能力、素质,简单说就是揠苗助长。

▌另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冲突,家长派给孩子很多任务,父亲说一套母亲说一套,孩子不知道要完成那个任务。或者父母说了很多任务,一会儿当明星,一会要当科学家,一会要当官……这叫任务冲突。

▌第三种是孝心冲突。这是离婚分居、不和谐家庭的问题。孩子被划线站队后不知道对谁好,结果两边受气。

▌第四种是派遣不出去,临门一脚踢不走。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没有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学会慢慢放手,没有把孩子正常派遣出去执行任务,这个叫派遣失败。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即将上大学、工作,或是结婚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精神科方面的疾病。我们常常提到的啃老族、宅一族就是派遣失败的表现,我们的专业术语叫做“心理分化程度太低”。

我们了解到,有的家庭孩子直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没有和母亲分床睡觉,这样的孩子生病几率非常大。或者说,这种处境和亲子关系模式是一种高风险的模式。

▌第五种情况是孩子从小被忽略、忽视,或者受到养育者的明显虐待。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被爱、被期待是什么滋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有什么任务,这叫派遣不足、派遣模糊。

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则容易抑郁,自暴自弃,变成反社会、边缘人格,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有问必答,专业学习规划师为您免费咨询解答
课程底价、品牌对比、师资力量、学习时间、课程内容、报考政策...想了解什么?就来咨询学习规划师吧!
以上就是德瑞姆给大家整理的病态的家庭结构逐渐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如需了解更多病态的家庭结构逐渐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在线客服了解咨询。

评论 丨 共0个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
 
 
预约试听